界面新闻记者 |
开年以来,各地密集发行再融资专项债,谋求尽快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统计,截至2月14日,共有18个地区披露6899.19亿元置换债发行计划,其中15个地区已完成发行,已完成发行的规模为3780.56亿元。
报道称,从各地区已发行的置换债情况来看,浙江(含宁波)、陕西两地的置换债券发行额度率先突破500亿元,分别是565亿元、564亿元。从置换债的发行期限来看,置换债的期限普遍偏长。截至2月13日,12个地区共发行33只债券,其中30年期的数量最多,共12只,占比约36%。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2024年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另外,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第三,对于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产生的隐性债务2万亿元,可按原合同到期时间偿还,不受2028年底前隐债清零的目标影响。
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
随着地方政府加大债务化解力度,多地已宣布隐性债务清零。
青海省宣布,2024年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年度化债任务全面完成,4个州政府隐性债务全域清零。吉林省财政厅披露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全省存量隐性债务降至1000亿元以下,58个市县区隐性债务清零,占全部市县区的82.9%。内蒙古自治区表示,已有8个旗县隐性债务清零,有望率先退出高风险省份。江苏省徐州市在2024年预算执行报告中披露,“在全省率先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一些地方提出了实现债务清零等相关目标。例如,吉林省表示2025年将“争取实现隐债全面清零”。天津市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隐性债务清零等11项。河南省新乡市则提出统筹化解存量政府债务,2025年完成9家县级融资平台退出。河北省提到,确保全省各级政府到期债券全部按时还本付息。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界面新闻表示,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仍任重道远。冯琳在采访中建议,首先需要落实好已有的化债政策,推进存量债务展期、降息、置换,持续降低成本、缓释风险,确保如期完成化债任务目标;其次要加大融资平台压降力度,加速推进平台退出;最后,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