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peiziseo

看展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30年前的上海,放松又热情

peiziseo 2024-08-12 12:20:08 26 抢沙发
看展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30年前的上海,放松又热情摘要: ...

【编者按】

2024年8月9日,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的个展《上海:瞬间与永恒1990—1993》在上海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开幕。展览展出了休斯特在1990—1993年期间数次访问上海所拍摄的照片,在那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前夜,上海的朝气蓬勃跃然纸上。

有人在饭店门口等待婚宴的宾客,有人在美发厅烫发,有人在舞蹈池中度过欢乐时光。他们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有些张扬,妆容浓艳,自信大胆地展现时尚。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又充满着能量,从他们的脸上,观众可以感受到对未来抱有的期许。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巨幅广告牌”也是当时商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那时候的广告牌还依然由艺术家手工绘制。休斯特拍下了海报上的自行车、化妆品、照相机等各种最新的商品,它们向人们讲述着诱人的美好生活。

除了在公共场合,休斯特还走进了“上海人”的家里,经典的家居用品以及当时的“新潮”电视机,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一下把观众拉回30年前的上海。

开幕前,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先生,这位84岁的老人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我最早受《Vogue》杂志的委托,来上海拍摄,1990-1993年,我曾来过7次上海。我第一次来上海就爱上了这里,爱上了中国。”休斯特说。

2024年8月8日,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靠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在自己个展展厅外的巨幅海报前留影,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澎湃新闻:您还记得第一次来上海的情形么?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我去上海前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我被安排住在和平饭店,第二天我醒来,六七点吧,我很快吃了早饭,然后走去了外滩。那时的外滩不像现在那么热,许多人在锻炼身体,打太极。第一个24小时里,我就爱上了这里,爱上了上海人。

澎湃新闻:您在街上拍摄,也会在别人家里拍摄,您是如何走进上海人家里的?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我走在街上,但我也一直想进入人们的家中,在家中拍照,这对我来说一直非常重要。即使当我拿着相机和胶卷走在街上时,我也会随身携带一个不太重的小三脚架,因为如果我进入家里,那么我就需要一个三脚架。

我走在路上,经过一些房子,所有窗户和门都打开着,我朝着屋里挥了挥手,有人看到了我,说:“哇哦,老外。”我提出想要拍照,这些人家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到难以置信。这就是我了解中国家庭的方式。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拍照,突然,一个年轻人向我走来,英语说得很好。我们交流了一下,他对上海很熟悉,说可以当我的导游。他说:“我想让你见见我的祖母,她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一到她家,他的祖母坐在那里,房间里电视开着,我拍了一些照片。这是一位非常好的年轻人。这一切的发生都很随机。

Picture taking on the old Bun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0    
在老外滩拍照留念,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0

With her Seagull camera on the old Bund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0
带着她的海鸥相机在外滩上拍摄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0

On the old Bun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0
外滩,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0

Beijing Roa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2
北京路,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2

At midnight on Nanjing Dong Road.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0
深夜的南京东路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0

澎湃新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近40年的快速发展,回过头看,你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社会面貌给您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启发吗?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是的,40年前,在中国拍摄照片更具“异国情调”。我来自巴黎,那里的一切都很美丽,有各种高耸的摩天大楼等等。我是在34年前第一次来上海的,我住的地方还没有这样的建筑,那是上海开放和建设的开始。这就是我为什么使用“异国情调”这个词,那时的上海让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也有一定的陌生感。这就是我当时发现摄影非常重要的原因。

澎湃新闻:许多人会怀念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你如何看待一群人对“旧”的执念?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怀旧的人吗?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可能吧。但我认为30、40年前,生活要轻松得多。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早上的上海,我看到在清晨穿着睡衣的人站在人行道上,喝着茶,互相交谈。看到这一切真是太美了。甚至有一次,我路过一家医院,看到那些应该躺在医院床上的人却和他们的家人正走在街上,边走边打着点滴。这让我非常惊讶。我发现它非常美丽,非常放松。

今天在上海拍照就没有那么多灵感了。现在它更现代化了。我住在巴黎,在巴黎,那些法国人仍然开着柴油车,一挡、两挡、三挡地换挡,还有制造污染和噪音的摩托车。在这里,上海是30%到40%的电力车。摩托车都是电动的。这远远领先于许多欧洲国家。

Two young girls on the Bun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1
在外滩的两个年轻女子,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1

Nanjing Road hand-painted advertising billboar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2  
南京路手绘广告牌,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2

Getting married the old way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1                            
传统婚礼©️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1

Nanjing Road hand-painted advertising billboard,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2  
南京路手绘广告牌,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2

Locals crowding the Bund on a hot summer night, Shanghai ©️Robert van der Hilst, 1991           
炎炎夏日夜晚,外滩人潮涌动,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1991

澎湃新闻:你能通过照片拾起记忆吗?你有没有一些值得讲述的故事?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是的,有一天,我走出和平饭店,一直沿着外滩,走啊走,忽然我看到一个公园,还有一座塔,我到了龙华寺。

那天是周日,很多人在那里烧香。有个年轻女孩在烧香的时候看着我,她走到我面前,英语说得很好,我们开始交谈。我解释说我是一名摄影师,在为法国的 Marie Claire(一本时尚杂志)工作。当时还有一位来自 Marie Claire 的记者需要写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她需要一个向导。这个女孩,我仍然记得她的名字:Lily。我对她说:“如果你会说英语,我们还有一位记者在和平饭店,你可以成为她的向导。”于是她成为了接下来10天的向导。

澎湃新闻:有没有影响过你的摄影师?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欧文·佩恩(Irving Penn)。他是我十八九岁时候的唯一一个。

澎湃新闻:这三十年里,你还来过几次中国,我记得你拍过一组《中国人家》。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2004年,我有个想法,想要拍中国人在自己家中的照片。我带着这个想法来了,我的一个法国摄影师朋友说,如果你去了上海,找陈海汶。我带了两本书,是之前我拍的《古巴人家》,我把它们拿给陈海汶看,他很喜欢,拿起电话,打电话给平遥国际摄影节的组织者。2004年9月,我在古巴拍的照片在平遥展出了。我遇到了中国各地的摄影师,和他们谈论这个项目。他们说,你必须来哈尔滨,你必须来拉萨,来广州,我会帮你的。

回到之前你问的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进入中国人的家?是的,我完全依赖我的朋友。他们太棒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朋友。

展览现场 上海:瞬间与永恒1990—1993

展览现场 上海:瞬间与永恒1990—1993

展览现场 上海:瞬间与永恒1990—1993

2024年8月10日,朱家角璟云里,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正在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  澎湃新闻 高剑平 图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4年8月9日—11月3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27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