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万生优配官网

佛山累计基孔肯雅热病例1873例,九成疫点村居降到中风险以下

万生优配官网 2025-07-20 18:00:02 9 抢沙发
佛山累计基孔肯雅热病例1873例,九成疫点村居降到中风险以下摘要: ...

7月20日下午,广东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据微博@佛山市新闻办 发布的内容,该发布会通报称,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区1790例。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佛山全市核增了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7月18日,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7月19日至20日开展灭蚊行动。发布会透露,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

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已有720例痊愈

据上述发布会通报,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在主动监测中发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疫情发生后,佛山主动扩大搜索范围,加强对既往相似症状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

截至7月19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区1790例,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镇;禅城区49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祖庙、张槎街道;南海区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会上介绍,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需要关注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请及时就医。

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佛山全市核增了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各医院设置了专门的留观区域,为就诊等候结果的市民患者提供便民服务。

预防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会上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这个疾病早在1952年在非洲被发现,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

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刚开始: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至5天就退疹。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一灭成蚊,在家或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二清积水,也就是清除生长伊蚊(花斑蚊)产卵的地方。伊蚊(花斑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在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等,在户外主要是有积水的各类容器。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三防叮咬。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

据微信公众号“佛山发布”消息,7月19日,佛山市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防控蚊媒传染病的倡议书》提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作用,建强村(社区)党组织、住宅小区党支部等基层战斗堡垒,依托全科网格、三级党建网络、“双报到”等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做实做细入户调查、环境清洁等工作,进一步筑牢基层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据上述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发生后,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建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卫健、疾控、城管、教育、商务、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力量,在国家和省疾控局专业指导下,迅速开展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科学划定防控范围,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重点地区大排查,省、市、区、镇、村五级联动,“一村一策”加快精准处置,兜住风险隐患点;

二是全市统筹医疗资源力量,落实早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准备了充足的定点救治医院、医疗床位和检测试剂,全面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治疗,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三是全域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孳生地清理、成蚊灭杀三大重点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90%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

四是全方位宣传动员,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各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全体党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广大群众,齐动手、齐灭蚊,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